欧亿2蓝冠平台
 
今晚特大利好来了!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2-04-13 22:12   

  这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之前每次高层释放放水信号后,最快第二天就会宣布降准,最迟一个星期,但我估计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了。

  因为15号要出3月份的经济数据,这数据上头肯定会提前知道了,估计不太好,特别是就业,现在压力很大。

  特别是有一些行业,比如餐饮、零售、旅游、娱乐、民航、交通运输,房地产,教培行业已经是明显受困的行业。

  房地产和教培是被打压致困的就不说了,其他行业呢明显是受疫情影响,被严重冲击到,就业形势也很严峻,所以真的需要国家出台一些政策来纾困。

  之前还能撑2年,现在到了第三年,有的实体店真的撑不下去了,昨天我们文章也说了,有些行业的人都快要断供了,这么搞下去,又会进一步拖累消费拖累经济,还会加大金融风险。

  现在上海的疫情都变的这么严重,也会影响到整个长三角的经济,长三角可是国家经济的大支柱。

  高层也意识到目前的就业压力大,经济数据也不好,短期内能够刺激经济,并且立竿见影的手段无非就是放水。放松疫情管控,估计要等大家疫苗接种率提高到9成多以上才敢放松。

  3月份的M2已经反弹到9.7%了,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这力度肯定不够,如果再加上接下来的这一轮放水,那么4月份的M2估计能重上2位数。

  要我说这个节奏还慢了点,因为每次的就业数据反应都是很滞后的,如果去年底能大幅放水一波,春节后经济反弹也会更快。

  加上这次要降准0.5个百分点的线次,效果显现有点慢了,如果还没效果,那后面就继续降,总之要降到经济稳定为止。

  尽管欧美都在加息,但反正我们有外汇管制,外资想要外流也很难,而房地产又到处都是限售,外资想跑也跑不了。

  尽管放松的是郊区,但是吃瓜群众们还是很兴奋,因为这一次放松的,是中国的超一线城市:上海。

  而这个人才的认定条件也降低了,之前要求在临港工作满一年以上,现在缩短为3个月或6‍个月。

  而这个人才的认定条件也降低了,之前要求在临港工作满一年以上,现在缩短为3个月或6‍个月。

  一线城市的救市绝对不是简单粗暴,尤其在上海这样讲究的大都市,人才“松绑”是最合适的了。

  先别说上海人不喜欢买临港这样的话,之前上海的房地产的调控仅次北京,尤其是在限购上面,主要是落户太难,买社保最少也要五年,除了刚需,投资客是等不起的。

  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适度调整一下调控措施,不搞那么严厉,也是可以的。

  还有放松郊区限购也可以啊,郊区向来是房子的供应大户,同时人口又少,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和市区的基本面完全相反。

  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放开郊区,房价会上涨,就说广州的增城吧,一直以来都没有限购,尽管割了一茬又一茬的投资客

  但地方地也卖出去了,房企也顺利把房子卖出去,最后房价依旧维持稳定,刚需也受益。

  在2021年供应近1万套的基础上,2022年临港新增住宅供应可能会再翻一倍,达到2万套左右。

  根据临港新片区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5年间新增住房1600万方,20万套,其中商品住宅占比60%,约12万套,平均每年2.4万套。

  但是去年下半年开始,临港的楼市热度已经开始降温了,新房二手房成交都不如去年。

  需求开始衰竭,我觉得主要是之前政策放宽的人才都买得差不多了,之前买临港新房的人群大多都是3.1、3.2这些人才。

  “3.1”人才,指的是有全日制本科学历或中级职称,在上海已交3年社保,其中一年是在临港的(要与临港人才目录企业签订2年以上劳动合同),不受积分限制、无需是否已结,可直接在临港买房;

  “3.2”人才指的是没有本科学历或职称,但在临港有一年社保,且符合上海大市限购政策(5年社保+已婚)的购房者,也可在临港打新;

  “3.3”,即不在临港工作,没有人才证,但满足上海大市限购政策的普通购房人员(5年社保+已婚)。

  “3.1”人才,指的是有全日制本科学历或中级职称,在上海已交3年社保,其中一年是在临港的(要与临港人才目录企业签订2年以上劳动合同),不受积分限制、无需是否已结,可直接在临港买房;

  “3.2”人才指的是没有本科学历或职称,但在临港有一年社保,且符合上海大市限购政策(5年社保+已婚)的购房者,也可在临港打新;

  “3.3”,即不在临港工作,没有人才证,但满足上海大市限购政策的普通购房人员(5年社保+已婚)。

  虽然说上海去年已经降低了落户的门槛,但是全年下来上海仅新增了1万人,人口增长几乎停滞了。

  但以临港目前的实力,很难抢得过别人,想要寻找新的需求,那就只能继续松绑。

  其实今年回来后,上海楼市的表现十分强劲,本来小阳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突然被疫情打断了。

  如果现在不出台一些利好政策,等到后面疫情结束的时候,楼市能不能恢复到之前的热度,这都不好说。

  所以上海就要把握最后的这个时机,给楼市注入一剂强心剂,这不仅仅是为了救楼市,更是为了稳住上海的经济。

  只是对于目前全国放松的大趋势而言,如今就连上海也加入救市大军了,那些去年楼市行情遭受打击的城市,救市的力度可以更大些了。

  很多买房的逻辑,我也会在视频号给大家说一说,我尽量会一周做一次直播,大家可以来直播间聊聊。大家一定要关注下视频号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