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亿2蓝冠平台
 
划重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病毒感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2-12-09 06:15   

  今天(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被新冠病毒感染了,哪些情况可以居家治疗?居家期间如何做好防护?《指南》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指导。

  指南指出,居家治疗适用的对象是: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

  居家治疗的家居环境要求包括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居家治疗人员尽可能在家庭相对独立的房间居住,使用单独卫生间。家庭应当配备体温计(感染者专用)、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社区(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和居家治疗的居民建立联系。对于空巢独居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居家治疗特殊人员建立台账,做好必要的医疗服务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有需要的人员,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和口服药指导,要协助就医。

  居家治疗人员在自我管理方面要做到健康监测和对症治疗。居家治疗人员应当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有需要时也可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或通过互联网医疗形式咨询相关医疗机构。无症状者无需药物治疗。居家治疗人员服药时,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如患有基础疾病,在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

  今天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还明确了,什么情况需要转至医院治疗、什么情况下可以结束居家治疗等,同时指出,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居家治疗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别是急危重症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

  指南指出,如果出现以下这些情况,可通过自驾车、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医院进行治疗。

  包括(1)呼吸困难或气促。(2)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3)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4)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5)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居家治疗人员要控制外出,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到达医疗机构,就医后再点对点返回家中,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居家治疗人员要做好防护,尽量不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如居家治疗人员为哺乳期母亲,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在家庭内感染防控方面,要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手消毒。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居家治疗人员日常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时清洁消毒,感染者个人物品单独放置。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人员每次用完卫生间均应消毒;若居家治疗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可每天进行1次消毒。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

  指南明确了结束居家治疗的条件:如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新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还给出了居家治疗常用药的参考表,一起来了解一下。

  发热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金花清感颗粒、宣肺败毒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清肺排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

  index_100331971){ alert(您已浏览到最后一页); return false; } $(#Content_100331971+count_100331971).show(); });

  天津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关于天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

  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需要哪些条件?优化是不是完全放开?家中是否需要储备药物?这场发布会上,回应这些热点

  在津科技工作者学习二十大报告振奋精神 迎难而上创新发展 为科技强国添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