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州12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今天,广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屹表示,广州市当前疫情依然存在多点、多面、多链,维持局部聚集与点状散发并存状态。
12月4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4416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3663例、轻型和普通型753例,无重型、危重型患者。12月4日,全市当日出院(舱)10630例,本轮疫情累计出院(舱)87006例。
为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防治结合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的就医需求,广州市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扩充各级各类救治资源,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强化医务人员全员培训。近期,广州市正加快发热门诊规范建设,优化应急处置流程,完善发热门诊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广州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开设发热门诊。目前,全市有93家规范化发热门诊和137间发热诊室为市民提供诊疗服务。
二是发热门诊“应开尽开、便民惠民”。所有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原则上不得停诊,持续优化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就医取药。
三是发热门诊“快处置快恢复”。广州优化发热门诊接诊流程,诊疗区域落实分区分隔。如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阳性人员,应迅速指引其佩戴N95口罩,转移到相对独立区域隔离诊治;精准判定阳性人员就诊区域,不得随意扩大封闭范围;同时,非封闭区域要继续接诊。
“我们始终坚持最大程度呵护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张屹说,在推动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执行落地过程中,需要市民朋友共同努力,切实做好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在广州市黄埔区云埔街道万荟社区服务中心门口,退休干部正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的最新政策。广州市黄埔区供图
在秋冬季气温骤冷骤热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张屹提醒,市民朋友们不必太过担心焦虑,建议居家多休息、多喝水,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确需外出就医,应规范配戴口罩,优先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发热诊室就诊,外出时应尽量避免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近日,广州市花都、白云、番禺、海珠等区陆续发布了“防疫明白卡”,提供了家庭备药建议、发热后居家护理及就医指引。目前,广州市内多家互联网医院可为市民提供线上咨询、对症诊疗和快递送药到家服务,市民可按需获取健康咨询服务或就医服务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