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亿2蓝冠平台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抓实落地环节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2-11-06 13:35   

  日前,人民银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旨在落实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决策部署,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现实需求、提振市场信心。

  我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建立激励相容机制,将央行资金与金融机构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挂钩,发挥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独特优势,同时还具有基础货币投放功能,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信贷平稳增长。

  自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不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接连创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政策工具,反映出货币政策在提升信贷规模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优化结构。监管层面通过定向信贷支持、加大优惠力度等方式不断激励金融机构,促进金融资源精准流向小微企业、科创企业、普惠养老以及绿色产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对于金融机构尤其是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等来说,亦应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在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方面积极作为,推动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一方面,贷前调查作为信贷管理的重要程序和环节,金融机构应把好第一道关,对借款用途真实性进行调查。与此同时,在调查的基础上,应继续对借款申请人数据与资料进行核实,然后客观地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谨防为了满足客户的贷款额度需求而夸大客户的还款能力。此外,金融机构可以在实行贷款“谁调查、谁管理、谁负责”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适当加大正向激励,完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促使相关业务人员做出更为科学的决策。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把好第一道关的同时,也要站好最后一道岗,应从一开始就杜绝“重贷款轻管理”的观念,切不可为了放贷或完成指标而放贷。要定期对相关企业的执行借款合同情况、资信情况以及贷款资金流向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在检查客户实际情况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客户的内部程序,一旦发现异常流向,需及时做好风险预警,及时收回资金。

  除此之外,在对接项目主体过程中,金融机构应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前期大量市场调研,从多角度出发,设计切实可行、更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与此同时,还应在提高相关贷款的可得性和便利度上下功夫,对满足相关资质要求的企业开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审批质效,进一步扩大抵质押物接受范围等,真正做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重大信号 科创50指数进入技术性牛市!“小而美”的硬科技股来了 机构高比例控盘这些股(附股)

  产业化迈进一大步 全球容量最大的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并网发电!逾六成概念股市盈率低于30倍 这些公司透露新进展

  国家卫健委: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人民币强劲反弹!兑美元在岸离岸均涨超1200点!专家:仍将维持双向波动走势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